以下是我個人對於粉絲文化的個人觀感,不適者勿入。
既然你都點開來看了,
就心平氣和的看完這篇我咀嚼多天的網誌吧。
(在幾天前我案存擋的時候就不見了我心很痛,請你就看完吧(跪))
我個人在星光ㄧ跟ELF界混了多年,
難免會有一些心得感想,
以下是我對中韓粉絲的一些小小分析。
在星光一的粉絲界,
有一些有點是很可取的,
整個團體會因為可能來的粉絲人數比較少,
就把那些人少的人推推推推到最前面去,
是一個很融洽的關係,
在一個偶像的粉絲後援會裡,
都會有一個眾所皆知的大家長,
這位大家長會負責關心大家、帶領年紀比較小的成員,
並且在各地有活動的時候,
有一個所謂的當地的總召集人,
這個總召集人可以利用地利的優勢,
帶領大家有一個最完美的最安全的應援。
但畢竟還是會有一些缺點,
散戶相對的比較多,
應援方面就會出現不一的應援,
看起來就會顯得非常雜亂無章。
在ELF界,
我想也可能是因為政府推動偶像文化的關係,
在這方面的資源就比較多,
甚至有所謂的"會員卡"一物的存在,
也有一些很棒的制式口號跟代表色,
在演唱會上面更有一些所謂的分區團坐,
應援的內容都很棒,
並且非常專業。
但是也一定有一些缺點,
大站的林立,
以及平均年齡的年少,
導致對內部以及外部造成一些困擾。
以下是一些比較:
(下文台灣的粉絲係指台灣偶像的粉絲,韓國的粉絲係指韓國偶像的粉絲)
(我就不畫重點,因為每個字都是重點阿)
台灣的粉絲可以非常冷靜的看完全場表演,
韓國的粉絲是要有一些與台上互動的口號。
這方面我只能說,
是地方民情的不同。
台灣的粉絲後援會基本上有所謂"單一大站",
韓國的粉絲相對就會有所謂單一大站的林立。
但各有各的好處。
可能是韓國的聯合大型演唱會多,
所以有所謂粉絲分區坐的制度,
台灣的聯合演唱會或大型典禮,
相對就沒有粉絲分區坐的制度,
雖說不分區能夠聯絡感情,
但相對應援就會零散,
分區坐雖說聯合應援很棒,
但會有舞台距離的問題。
但是台灣的粉絲畢竟散戶多,
就會造成應援上的混亂,
韓國因為有較多的制式化應援,
會顯得比較有次序的美。
真的是在資源方面的差別,
韓國的粉絲,
從公司或者是論壇上面得到的就會比較多,
台灣的粉絲,
相對的就得自立自強。
韓國的粉絲,
個站初的周邊商品多樣化,
台灣的粉絲就比較樸素些。
總而言之,
大眾是盲目的,
幾乎把我們粉絲的行為定義成瘋狂的盲從行為,
但是我們知道,
我們不是,
但又有多少人破壞我們完美熱情的形象,
導致我們被如此定義呢?
我參與過不少的活動,
發現真的是有差別,
理智的人不在少數,
但更多的人會在看見偶像時失去了理智!
而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多半被知道或甚至被報導的,
都是比較不好的那一面。
粉絲是偶像的門面。
這句話一直在我的心頭,
每每看到一些不好的行為,
我都會這樣想起,
深怕大眾又對我們有什麼不好的刻板印象,
打這篇網誌的目的,
就是想要告訴大家,
我們可以擷取各方的長處,
共同創造更美好的粉絲文化。
加油吧各位,
共勉之。
阿棗 這篇網誌打了五天終於打完結果按送出竟然整篇掛掉最後總共打了九天 落筆。
- Jul 15 Thu 2010 11:00
.粉絲文化分析之個人觀感.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